景觀: | ![]() |
||
體力: | ![]() |
||
難度: | ![]() |
||
路線︰ | 北潭涌➡北潭涌家樂徑➡鯽魚湖➡北潭路➡北潭凹➡老虎峒➡牛湖墩➡企人石➡北潭凹營地➡麥徑2段➡土瓜坪➡黃麻地➡黃石家樂徑➡黃石碼頭➡黃石家樂徑➡土瓜坪➡麥徑2段➡北潭凹➡北潭涌郊遊徑➡北潭路➡大網仔路➡西沙路➡單車徑➡沙田圍 | ||
全長: | 40公里 | 需時: | 4小時 |
老虎峒(英語:Lo Fu Tung) - 海拔高285米,喺大埔區,附近範圍劃咗入西貢東郊野公園。
牛湖墩(英語:Ngau Wu Tun) - 海拔高263米,喺大埔區,附近範圍劃咗入西貢東郊野公園。
土瓜坪(英語:To Kwa Peng) - 是一個荒廢的漁村,雖鄰近黃石、赤徑,但平日較少遊人,而村落附近一帶未受太多人為破壞,致使原生植物及紅樹也較多。
附近有小徑通往土瓜坪村及東心淇村,對面為屋頭村。
黃石(英語:Wong Shek) - 土名黃麻地 - 位於新界西貢北北潭路東端,高90多米,行政區劃上屬於大埔區,屬於西貢西郊野公園範圍,大灘海高塘口的西岸。
黃麻是一種在該山生長的植物,花小,呈黃色。當黃麻盛放時,黃麻地遠觀就像一塊黃色的石頭,所以該地又稱為黃石。這亦是該地較常用的稱呼。
黃麻地有很多郊遊設施,有美麗海景。但政府為了保護這區美麗的環境,控制這區的汽車流量,在北潭涌設立關卡,只有公共交通工具和有許可證的車輛可以進入。
區內最著名的地點是黃石公眾碼頭,為一個街渡碼頭。
1960年前,黃石碼頭附近之村落,包括北潭凹,屋頭,高塘,下洋,大坦,土瓜坪,東心淇,深灣仔,海下這些村落向政府申請興肂碼頭,他們的申請,於同年批準,經划定在今位置興肂,當時並沒有名稱,一般人稱"大坦碼頭"。
因附近有大坦村之故.及後,因附近有土名稱黃麻地,才叫黃石。
在此順便一提,上述村落以前趁墟,必先步行到碼頭,或以小駁船到碼頭,乘油麻地小輪往大埔滘,乘火車或步行往大埔墟.直至今時今日,
上述村落皆位於大埔區,並非在西貢區,因今時今日,人們皆從西貢乘巴士前往,而前漁農署還把它划成西貢東郊野公園。
因黃石碼頭後山稱黃麻地的地方,山上生長了一種植物-黃麻,一年生長,草本植物,高二至三呎,葉長呈卵形,互生,花小,呈黃色,莖纖維可造麻繩等物。
而當開花的時候,遠觀就像一塊黃色的石頭,特別在東心淇或黃茅角看,極似,故稱為黃石碼頭。
最近黃石碼頭重建工程之探土樣本中,並沒有發現黃色的石頭或黃色的泥土,黃石碼頭附近並沒有進行填海工程,衹是在興建北潭道開山時,將泥頭傾倒在海面而做成另一邊行車線,現今在巴士站往上看,就看到黃石碼頭原本的真身-暗紅色的凝灰岩,從多次與老村民交談中,在大灘海並沒有一個地方叫橫石咀,衹有一個東心淇咀,另一個在蛋家灣的長環咀.
有橫石的地方,衹有在灣仔極地的棺材角。在此並更正,深灣仔村民往大埔趁墟,不是用大坦碼頭,而先用駁艇上街,後步行到較流灣(今高流灣)坐油痲地塔門迴航往大埔.
Relive Vide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