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觀: | ![]() |
||
體力: | ![]() |
||
難度: | ![]() |
||
路線︰ | 太和站➡九龍坑山➡流水響郊遊徑➡鶴藪水塘家樂徑➡屏風山➡黃嶺➡犂壁山➡純陽峰➡鍾離峰➡果老峰➡拐李峰➡曹舅峰➡采和峰➡湘子峰➡仙姑峰➡衛徑10段➡橫七古道➡鹿頸村 | ||
全長: | 26公里 | 需時: | 4小時 |
八仙嶺 (英語:Pat Sin Leng) - 是香港新界東北部的一條山脈,位於大埔吐露港北岸,山脈全長約1公里。
仙姑峰(何仙姑、海拔511米)
湘子峰(韓湘子、海拔513米)
采和峰(藍采和、海拔489米)
曹舅峰(曹國舅、海拔508米)
拐李峰(鐵拐李、海拔522米)
果老峰(張果老、海拔543米)
鍾離峰(漢鍾離、海拔551米)(衛奕信徑並沒有穿越山頂,只在海拔529米處經過)
純陽峰(呂洞賓、海拔590米)
由8個高度相約的山峰組成,鄉民將之與中國道教八仙傳說結合,賦以八仙嶺之名,現爲八仙嶺郊野公園的一部分。
衛奕信徑第9和第10段橫越此山脈。
犂壁山(Lai Pik Shan) - 是香港山,位於大埔汀角以東,高五百四十幾米。南面有地有村同名,都叫犂壁山。
山脊與黃嶺、八仙嶺連成一脈。南面山腰有村叫犂壁山,該地都叫犂壁山,村已移平,山腳近布心排,有犂壁山新村。
流水響郊遊徑(英語:Lau Shui Heung Country Trail)- 位於流水響水塘的東南方。這條路徑並非環繞水塘,也沒有沿著水塘邊的山徑。路線從水塘的東南面開始,逐漸攀升,直到連接上九龍坑山以北的石屎路。隨後,沿著西行來到桔仔山坳。據說在二戰時期,桔仔山坳盛產四季桔。
循著桔仔山坳往北走,最終經過流水響營地、龍山橋等地,返回起點。流水響水塘被稱為香港的小桂林,水塘邊種植了多種特色樹木,包括落羽松、白千層,以及偶見的白花魚藤。
鶴藪水塘家樂徑(英語:Hok Tau Reservoir Family Trail)- 是一條全長2.5公里的環塘徑,環繞著鶴藪水塘而建。鶴藪水塘建於1968年,屬於灌溉水塘,容量僅18萬立方米,且常年保持滿水狀態。
水塘主要收集來自屏風山西南山脊的雨水,通過屏鶴石澗流入。同時,平山寨溪和沙鶴石澗也將沙螺洞濕地的溪水匯入水塘。
Relive Video